县民政局力推民生四大体系建设新突破
建湖日报
2018-03-02
新春伊始,县民政局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省、市民政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县委工作中心,坚持重点重抓,致力攻坚克难,力推全县民生四大体系建设新突破。
以托底保障为抓手,着力推进救灾、救助、救济为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新突破。一是按照省市规定的农村低保增幅高于城市35个百分点的要求,精心编制方案,力争突破6000元的脱贫标准,使城乡低保标准之比小于1.1∶1。二是扩大托底救助范围,将现有托底救助政策覆盖到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加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托底救助、慈善救助、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着力缓解特、重大疾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三是办好民生两件实事,在继续实施民生三项保险的基础上,增加养老(儿童)机构险、困境儿童安责险,并将常见的各种恶性肿瘤和费用10万元以上的罕见病等53大类特、重大疾病全部纳入保险范围。为保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好惠及困难群众,春节一过,县民政局组织社救一条线人员进镇入村到户调研,议订救助工作体系建设计划,并要求按时间节点,确保在7月底前将托底保障新政精准落实到位。
以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为抓手,着力推进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为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新突破。一是按照2000~3000户为社区单元,推进社区阵地规范化建设,探索建设“多社区一中心”,切实解决社区居民“不知道政府有哪些民生政策的问题”。二是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县民政局将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为抓手,指导社区、社会组织聚贤集智、储备人才,并探索推行社区干部持证上岗,推动出台社区干部薪金、养老保障、成长发展等政策,激励社区人才更好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着力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县民政局已拟订5个社区为协商民主试点,重点在信息公开、议事协商、权力监督等方面积累治理经验,探索建立村情发言人、村(居)民议事日、社区说事室等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真正让村居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以市场化为抓手,着力推进养老、扶幼、助残为一体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新突破。今年,该局聚焦养老事业与孤困儿童关爱保护短板,重抓养老服务转型升级,抓紧出台养老机构公建民营、鼓励民资参与养老等政策文件,推进镇级敬老院向社会开放,同时,着力推进医养融合,加快建立县镇医养结合型康复护理机构,实现全县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指导各镇(街道、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站,试点建设5个村(居)关爱保护平台,努力实现全县孤困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全覆盖。同时,积极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扩面工作,力争将全县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纳入“两项补贴”发放范围,使符合政策的智力、精神残疾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以安置就业为抓手,着力推进双拥、优抚、安置为一体的社会拥军体系建设新突破。一是打造标准化服务平台,大力开展“服务提升年”活动。县民政局将认真落实省文件精神,采取“化解存量、遏制增量、落实政策、个性帮扶、主动服务、宣传引导”的办法,多措并举,协调相关部门尽力妥善解决退役士兵存在的原企业拖欠工资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补缴、接续等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高质量推进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该局严格按照“阳光操作,积分选岗”的原则,协调相关部门完成指令性安置任务,确保安置率、安置标准率达到100%。同时出台政策,鼓励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创业,年内培育和推出10个以上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典型,为退役士兵投身家乡建设提供发展“坐标”。三是广泛开展军地共建活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浓烈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