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我县加大力度推进产业扶贫促民增收

建湖日报 2017-11-28

  今年以来,我县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紧扣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经营主体、主导特色产业,先后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00万元,建立17个产业扶贫基地,带动730户低收入户发展设施蔬菜、优质稻米、特种林果高效农业、家庭手工业等产业项目,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扶贫开发新路径。
  依托项目建基地。选好项目是扶贫产业基地的前提,只有项目选得准、立得好,贫困户参与度高,才能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我县各镇(街道、区)围绕扶贫目标、政策、方式和效果编制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扶贫规划,选择优势大的特色项目,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沿河镇蒿仑村充分发掘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利用现有30MW光伏发电基地,在22户低收入户的屋面上安装3KW太阳能光伏电板,据测算,每户年发电量4000度,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光伏扶贫具有“一次投资、多年收益、精准扶贫”的特点,不仅实现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还有力地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与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显现了实实在在的富民效应。
  利用“龙头”带基地。农业龙头企业有资金、技术和市场,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力军。我县利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领办、带动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产业扶贫辐射效应。全县共有20家龙头企业结对低收入农户300户,其中5个扶贫基地由龙头企业直接带动,通过“四统一保”形式,带动低收入户发展产业项目。盐城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统一提供火鸡苗、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疫治病,实行保底价收购的形式,确保低收入户能养殖、会养殖、养得起。目前,军曼已带动双界、陈甲等6个村89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养殖火鸡3000余只,每户每年可增收2000元以上。
  鼓励合作联基地。我县针对低收入户居住分散,集中种养难度大,不便于管理服务的实际情况,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生产在家、服务在社,能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利用合作社平台,抱团发展,整体扶贫,分批脱贫。全县17个扶贫基地已组建7个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宝塔镇与籽多多瓜蒌合作社共建瓜蒌产业扶贫基地,该基地已与安徽亳州中药材批发市场和扬州等食品企业建立营销合作关系,采用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栽植管理、统一收购销售的模式,鼓励低收入农户在家屋前后和基地从事瓜蒌种植,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5800元以上。
  集体经营拓基地。我县鼓励资产、资源较为丰富的镇(街道、区),依托当地的主导产业,实行集体经营,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开发项目,新(拓)建基地,以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关系,收益按比例分成。目前,全县已有25个村285户贫困户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整体脱贫。服务品质是检验基地建设质量的“试金石”,是决定基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对基地的服务过程中,我县坚持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扶贫基地项目落实到户、各种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实现精准扶贫。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全县扶贫基地共结对实用技术人员60名,确保每个基地都有相应技术人员,并结对到户,做到随叫随到,化解难题。采取与低收入户签订保底价收购等方式,破解生产容易销售难、增产容易增收难的问题,确保低收入户获得稳定可靠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