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村民养羊、鱼、火鸡,同时提供饲料、技术、养殖培训、销售等配套服务,“85后”全国人大代表鲁曼创立的江苏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吸收周边100多户农户加入,客户遍布一线沿海城市,这是鲁曼以前怎么也不敢想的。
2009年大学毕业的鲁曼被徐工集团录用,年薪10万元。一次陪丈夫廖正军回乡过年的经历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两人看准机会辞去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廖正军的家乡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尝试养殖火鸡。刚开始创业时,拉着几百斤的火鸡挨个酒店去推销是常有的事。
随着鲁曼的火鸡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她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火鸡,“天和生态农业网”应势而生。经过多年探索,鲁曼的公司形成了“线下生态循环种养,线上电子商务销售”的经营模式,“天和生态农业网”也扩展成了“乡旮旯商城”。在她的带领下,全国有3700余户农户与合作社开展合作,每户年均收入增长8000元。
回农村创业的青年不多,像鲁曼两口子这样做出成绩的比较少。当前乡村存在人才、人力缺乏问题,“进城务工的农民在城市生出了新一代,他们在那里有了新‘根’。就像国槐上插桃树枝,国槐的根提供了养分,但长出的已经是桃树了。”鲁曼说,若是离开了人,农村的发展就会后劲不足。
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离开乡村的人怎样才能回来?“一说到农村大家就会觉得充满了鸡粪味和土腥味,谈到农业就认为是乡下。”鲁曼说,要从观念上扭转大家对农村的偏见。要在农村种下一种信仰,一种只要大家愿意就能在农村通过奋斗实现自己幸福的信仰,拥抱年轻人回村。
除了年轻人,30-50岁的中青年人也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很多乡镇都曾有过红火的乡镇企业,形成了成熟的用工队伍。鲁曼建议结合当下新兴产业需求,围绕本村的发展强项,为这一类群体展开相关技能培训,对他们进行“改造升级”。
针对30-50岁的中青年人面临“上有老”的问题。鲁曼建议通过在农村设立康乐中心,为年老者提供养老服务,做到老有所养的同时,解决村里中青年人的后顾之忧。
“让家乡变成我们愿意待、能养活我们、能养老的地方是我的梦想。”鲁曼说,希望未来的农村和城市之间只有行业的不同,没有城乡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