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10年前,有一“建湖现象”引人注目:全县百余名处科级干部先后辞职下海,或独自创业经商,或受聘进入企业……在县内外刮起一股创业“旋风”。此事轰动全国,甚至引起了中组部的关注。
10年后,创业这一活力“因子”正在建湖大地激情迸发,新一轮创业潮又在全县激荡。与10年前“干部下海”为主的创业形态不同,此次创业的参与主体更多、科技起点更高、产业规模更大、制度支撑更强,被誉为新“建湖现象”。
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市委书记朱克江看望建湖代表团各位代表,充分肯定该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说,去年,建湖发生了很大变化,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起色。总结建湖最重要的一个财富,就是建湖人民开拓创新的精神、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干部扎实有效的作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创新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业创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最好时期已经到来。”建湖县委书记葛启发说,“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继续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扶持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支持和引导各类主体投身创业,争当全市全民创业排头兵,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产业集聚,有效创业的“马太效应”
1月18日,车行盐徐高速建湖出口处,记者看到,一幅巨大的宣传牌惹人眼球,董为民、施永兴、吴重言、陈兆阳、滕本登、朱相桂等15位经济发展功臣群体亮相。
通往县城,建宝线公路两旁是林立的广告牌,森达、豪迈、玉人、象王、阳标……都是耳熟能详的品牌、驰名中外的商标。支撑这些品牌的则是建湖石油装备、节能电光源等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其实,该县既远离油田,又不靠大型钢铁企业,发展石油装备产业并无优势,能够把这个“无中生有”的产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主要得益于活力强劲的民营经济。建湖民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民营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税收收入、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都在70%以上。全民创业蔚然成风,与石油装备产业配套的小企业有2000多家,节能电光源产业配套的有6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产业集群的细胞裂变,带动了有效创业,其“溢出效应”甚为明显。
特色产业是创业的肥沃土壤,解决了创业之初市场、资金两大障碍。在完整的产业链上,建湖的小微企业星罗棋布,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该县冈西镇排水板,庆丰制种,上冈炕孵,恒济、九龙口养殖等产业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涌动的创业大潮、活跃的民营经济、发达的产业集群,已成为建湖县域经济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鲜明的优势。
从草根起步到产业成林,崛起的产业集群壮大了建湖县域经济总量,成就了建湖制造的金字招牌。
万马奔腾,创业富民的“建湖现象”
森达对建湖全民创业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县政府副调研员俞进虎认为,森达为建湖经济国际化起先导作用,整合县外、国外资源,走在全省前列。与意大利合作是上世纪90年代全省的“样本”。森达既是建湖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也培育出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奠定了建湖持续创业的人力资源基础。
14年前,吴启春七拼八凑百十万元“起家”,创办建湖鸿达阀门管件厂时,怎么也没想到公司能发展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50强企业,年创税收过亿元,外贸出口额连续3年位居全县之首。
在建湖企业界,人们逐渐注意到建湖中专和技工学校的“老总现象”。全县335家定报企业的法人代表中,出自这两所学校的不下百位:徐向阳、朱咸中、赵应海、马以兵……他们“星光灿烂”,背后都激荡着一片创业风云,先后获得全国及省“创业之星”称号。
有人戏称该县有一个“归谷”——县民营科技创业园。这里聚集着600多家小微企业,创业者都是从个体工商户干起,早先多半有过在外打工的经历,如今的“回归”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漂泊。自2004年创建以来,这里平均每周新增入园企业一家,每月新增厂房近万平方米,每年新增税收过千万元……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20个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之一、盐城市唯一一家3A级中小企业创业园。
在建湖,无论是在田野里劳作的种养大户,“洗脚上岸”打工的产业工人,还是创办企业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以不同的职业角色向人们展示了不同于以往的幸福生活。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纷纷汇入创业洪流。去年,该县新增“四上”企业233家,列全市第二。新发展私营企业1039户、个体工商户4721户,新增个体工商户转私营企业100家,新开工工业标准厂房92万平方米。
“英雄不问出处,创业就在当下”,成千上万家企业正以自己的生机和活力,汇聚成新时期建湖的“清明上河图”。
政策引领,更高层次的“建湖实践”
去年底,建湖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虽然只有12条,但内容实在,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其中有8条专门为创业主体制定。包括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创业发展等方面,做到大小企业、内外企业同等对待。同时做好新老政策的衔接,确保政策统一。
“以前是经营部,现在是有限公司,名称一变,顿时觉得做生意的底气更足了。给客户递名片、开发票,都比以前多了几分自信。”从事汽车美容业的树大春,最近忙得挺来劲的。原本是个体户的他,名片上的头衔已改为“建湖县隆达车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近期,建湖县工商局梳理出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个体工商户205户,已为77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个体户转有限公司手续。该县通过转型升级,把“草根经济”做成“榕树经济”,促进民营经济从“千家万户”向“千军万马”转变。
建湖农商行加大对创业群体的信贷支持,“创业及时雨”越下越大,去年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0亿元。“正在我上气不接下气时,你们的50万元贷款让我绝处逢生。”1月17日,经营水卫器材的老板黄思琪,握着该行业务拓展部经理洪震林的手感激地说:“你们雪中送炭,真是我的‘大救星’啊!”像黄思琪一样,在建湖,受建湖农商行呵护催生的小老板已达10000多个。
该县正实施全民创业“26211”三年行动计划,在2012年基础上,至2015年,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00户以上,新发展私营企业6000户以上,新建成中小企业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业集聚区(特色街)生产经营场所2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社会资本投资100亿元以上,新增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今年,我县将新发展私营企业25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8000户以上,新增‘四上’企业120家以上。”如何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市场化改革,县委副书记、县长薛盛堂充满信心。
建湖,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杂技、淮剧的发祥地,这里原本就是“一个有戏的地方”,如今,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全民创业的大戏正盛装启幕,演绎着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