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媒体看建湖 > 详情

中国经济时报:奏响 “三部曲” 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 ——建湖破解土地难题加快城镇化进程

中国经济时报 2013-10-2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而土地是城镇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将主要通过对现有城乡建设用地的存量用地进行优化和挖掘来解决土地供应问题的思路已基本明确。
  2009年7月,建湖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城镇发展、鼓励农民进城进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开展“双置换”工作。2013年,新一届建湖县委、政府深入贯彻十八大对城镇化工作有关要求,提出了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县域信息化”为着力点,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措施。
 
创造条件 让想进城的农民有盼头
 
  农村城镇化不仅是利民惠民之举,更是转型发展之策。建湖县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高度出发,出台了 《全县推进农村建设城镇化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提出以规划为引领,新型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以 “三进一调”(农民根据自愿选择、进城镇、进社区、调换住房)方案为抓手,实现每年提高城镇化率5%以上,到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65%的总体目标。
 
  ——加强城镇建设,为城镇化提供条件
 
  将2013年作为“城乡建设突破年”,科学规划城镇建设方案,加大县城老城改造和城南新区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县城承载辐射能力;集中实施乡镇集镇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努力为农村居民进城进镇进社区提供优良条件。计划全年县城农民退宅还耕安置房建设不低于30万平方米,各镇6万—10万平方米,为农民向市民转变提供载体保障。
 
  ——加大政策支持,降低农民进城进镇门槛
 
  城镇化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最现实和最根本的途径。围绕实现农民住房的财产价值,建湖进一步加大退宅还耕补偿和政策扶助力度,提高农民进城进镇积极性。退宅还耕的农户,可以选择购买县城或集镇的限价安置房,也可以到新社区委托代建或自建住房,降低农民住房成本。资金不足的还可向农村商业银行申请5万元以下的贷款,适用基准利率,前三年利息政府补贴30%,充分调动了农民进城入镇的积极性。截至8月底,全县已有8000多户农村家庭申报退宅还耕。
 
  ——分层推进,实现效益最大化
 
  农村城镇化首先要改变农民居住点小而散的局面。根据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按照 “能进城的不进镇,能进镇的不进社区,能调换的先调换”的方针,充分遵循农民意愿,鼓励引导农村家庭进城进镇居住。同时,将置换出来的房屋质量和环境相对较好的房屋,与暂不具备进城进镇进社区的农户再进行调换,改善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改善民生,加快城镇化步伐。
 
保障利益 让进城的农民不后悔
 
  为进一步确保群众合法权益,建湖县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消除农民进城入镇的后顾之忧,提高退宅还耕的积极性。
 
  ——明确标准,取信于民
 
  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农民退宅还耕的房屋和宅基地补偿标准、县城和集镇农民安置区规划建设标准,明确了农民安置房价格,让农民以最小的负担最大限度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
 
  ——收益不减,环境更优
 
  实行“带着土地进城”,农民进城入镇后,原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不变,承包地可以自我经营或自行流转,也可入股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享有分红收益权。集镇安置房配套建设不少于150亩的公园绿地,根据实际需要配建幼儿园和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尊重习惯,差别对待
 
  坚持农民自愿,是否进城入镇住社区由个人选择,“三进一调”的方案由个人选择,安置区域和住房大小、套型由个人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否由个人选择。对进镇农户根据需要在距离安置区原则上不超过1公里范围内,按每户60—100平方米家庭蔬菜地,免费使用5年,以后每年按土地流转价格支付相应土地租金。
 
享受权益 让进城的农民变市民
 
  如何让进城入镇的农民安居乐业,把农民转变成市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是城镇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完善保障,实现市民待遇
 
  将失地农民和进城入镇农民全部纳入城镇人口管理,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进城入镇购买安置房的农民,可在房屋购买地落户,纳入城镇常住人口管理,实现市民化待遇。
 
  ——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安居乐业
 
  将新型工业化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变的重要途径,积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特产业,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县相关部门免费组织对进城入镇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帮助他们在就近的企业就业。对自主创业人员优先安排小额贴息贷款。目前,全县近30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约6.5万在县内进城进镇务工,基本实现了安居乐业。
 
  ——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生活质量
 
  县城和集镇农民集中居住区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配套建设高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全面向农民集中居住区延伸,不断提高服务的规范化、便民化水平,积极引导区域内居民享受城市文明,融入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