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组织农业结构调整“家家到”现场观摩
建湖日报
2018-09-30
9月28日~29日,市组织农业结构调整“家家到”现场观摩,观摩各县(市、区)农业结构调整现场点,并在我县召开会议。市委副书记陈红红出席并讲话,副市长顾云岭主持会议,县领导陈平、薛盛堂、吴云、申建春参加活动。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高质量现代农业目标要求,大力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形成了东部绿色果蔬、中部优质稻米、西部特色水产三大农业板块。全县已创建省、市级现代农(渔)业园区15个,建成全国最大的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建湖大米”“九龙口大闸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河蟹之乡等荣誉称号。
我县正源创辉循环水生态养殖项目是此次现场观摩点之一。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通过引进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实施高密度、零污染、低用药水产养殖,构建全循环式的现代渔业养殖系统。围绕创塑好“渔业+旅游”特色,重点打造集高效设施渔业养殖、渔乐休闲观光、水产品深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小镇。与会人员对我县因地制宜、创新举措,打造特色鲜明、设施配套、高产高效的现代渔业新格局给予高度评价。
会上,陈红红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坚定农业结构调整的信心和决心。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结构调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发展高质量现代农业的必然途径,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坚决贯彻落实“两海两绿”路径要求,把追求高质量发展贯穿农业结构调整的始终,积极推进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长三角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发展含绿量,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绿色转型、绿色跨越。二要坚持质量兴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扩大优质高端农产品供给,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加销路好、品质高、市场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创造更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插上科技翅膀。三要聚焦富民增收,帮助更多小农户实现与现代大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壮大主体规模,着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项目。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健康和谐发展。四要强化务实作风,确保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坚持真抓实干,各地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排定计划表和任务图,创造出更多过硬农业结构调整成果。强化政策落实,加强督查考核,推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扎实开展,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