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家协会验收我县创建“中国杂技之乡”工作
建湖日报
2017-11-11
图为杂技《杨柳青——蹬鼓》演出现场。 陶致远摄
11月9日~10日,中国杂技家协会专家组来我县,验收创建“中国杂技之乡”工作。中国杂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肖世革,中国杂协副主席邓宝金、齐春生,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徐昕,省杂协副主席曹志龙等参加验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薛万昌,县领导陈平、薛盛堂、倪世勇、刘登石、何春明、赵宇、徐守忠陪同。
我县是中国传统杂技三个发源地之一。2008年,建湖杂技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深厚的杂技文化基础培育出江苏省杂技团和江苏杂技培训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我县勇于创新,激流勇进,在普及杂技、人才培养、节目生产、参赛获奖、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建湖杂技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全省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和艺术品牌。省杂技团共编创各类节(剧)目50多个,出新节目60多个。其中30多个节(剧)目先后在全省、华东地区和全国乃至国际杂技比赛中获奖。杂技《软钢丝》《飞翔》获国际马戏节比赛铜奖。大型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连续商演27场,创下多项第一,被评为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内首部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流水人家》选段登上央视4套“非常传奇”舞台。
9日晚,专家组在县文化艺术中心观看我县创建“中国杂技之乡”汇报演出。演出在《红枫似火——草帽》节目中拉开帷幕,演员通过娴熟的动作、青春的韵律,将传统经典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表达一种丰收的喜悦场景,令人叹为观止。《边关情月——男女杆技》用身体的技巧,表现人性的情感,给现场观众带来感动和温暖。《荷塘月色——滚环》用一组组高难的翻转腾跃,展示一幅水乡夏夜的恬静与迷人景象。《杨柳青——蹬鼓》《惊风荡——旋转软钢丝》等一个个精彩节目,动作干净利索、舒展流畅、节奏欢快,给专家组和观众送上了极具震撼力的视觉盛宴。
在我县期间,专家组先后来到省杂技团、市民广场、九龙业余杂技培训班、董徐村村部、十八团公园、乔冠华故居、建湖美术馆、实小西校区、建阳文广中心、民营杂技团大棚演出、陆秀夫纪念馆、县文化艺术中心、双湖公园、县杂技研究所、江淮戏苑、九龙口风景区等现场,察看文化阵地,观看杂技演出,并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对我县围绕建湖杂技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着力创建“中国杂技之乡”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建湖高度重视杂技保护和传承工作,政策扶持有保障,队伍建设有活力,节目生产精品多,服务发展有成效,杂技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希望我县继续推进杂技保护传承工作,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建湖特色,繁荣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形象,最大程度地展现建湖杂技艺术魅力,努力把建湖杂技打造成为中国杂技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