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投资3000万美元电子元器件、5亿元冷弯型材、1.3亿元环保设备等5个项目在“对接服务上海招商周”活动中签约;投资10亿元九龙口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投资5亿元吾悦广场文商旅综合体项目在全市5·18经贸活动中参加集中签约,我县产业项目全面“接轨上海”。
建湖特色农产品今年5月份在上海设立“专柜”,建湖大米、九龙口大闸蟹、何老大酱醋、稻田龙虾、九龙口冲浪鱼、水晶虾仁、仙姑挂面等水乡美味“走”上上海人的餐桌。近日,我县冠华水产、何老大酱醋与“盒马鲜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方位合作。
5月,上海人与我县生态美景来一场美妙的“邂逅”,九龙口湿地公园迎来了千人上海旅游团,游湿地、尝湖鲜、骑单车、品淮调,九龙湿地风光赢得上海人的点赞。果蔬采摘、钓鱼钓虾……上海人的大巴车、小汽车直接开到建湖,体验一场“世外桃源”般的休闲度假。
产业“接轨” 吸附沪上资本
产业接轨上海,建湖靠什么?县发改委负责人说,“接轨上海,不是盲目地对接,首先重要的因素要有产业优势和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县致力于产业调轻、调高、调优,围绕“3+1+X”,立足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围绕建成旅游城市的定位,编制产业目录,研究核心要素,加快与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城市对接,致力突破一批上海产业项目。
油田机械、密封部件、康养综合体、金属包装制品、文旅综合体……今年以来,我县在对接上海产业项目上成效明显,新开工超亿元上海项目8 个,新签约项目9 个,收集项目信息 41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 个,引进领军人才 13名,吸引 12名高层次人才来我县创新创业。我县在招商引资“接轨上海”创新发力,组建36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常态化驻点上海开展脱产招商,镇(街道、区)与上海青浦区、金山区、浦东新区、长征镇等区镇加强“一对一”联系,全方位、广角度收集项目信息,为产业招引、项目入驻营造广阔空间。
在建湖投资新能源产业项目的上海企业家刘次圣说,“建湖将新能源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定位符合贝肯集团科技研发型企业的要求,建湖产业发展有基础、有特色、有活力,加之今年底高铁通行,交通优势逐步凸显。这些因素为贝肯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县紧盯上海重点产业转移方向,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等重点领域,加大对接力度,全力突破一批产业项目,夯实全县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力争到2020年底引进超亿元以上上海项目不少于50个。
生态“接轨” 吸引沪上宾客
“建湖的美,一天、两天拍不完,习惯了大城市的忙碌和喧嚣,偶然结识建湖,这样的水乡美景令人心神向往。”近日,来我县采风的上海摄影家王芳对建湖生态环境“情有独钟”。王芳同时也是一名企业家,她说今后多介绍客商到建湖考察投资,为建湖转型发展出一份力。
如今,上海与建湖往来越来越频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海人“钟情”建湖生态环境。1月份,我县在上海推介旅游,重点推介九龙口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品牌,发布旅游优惠政策,上海春秋国旅、开景国旅等上海50家重点旅行社参加推介会议。其中,九龙口湿地凭借得天独厚的“九龙戏珠”湿地景观引得上海人的浓厚兴趣。景区与各大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项目6个,积极开发一日游、二日游特色线路,“休闲二日游”“假日乡村游”等活动精彩纷呈,接待超过4万名上海游客。
在建湖创业、在建湖安家,在建湖投资的建湖籍上海企业家陈昌龙有着一份浓浓的“建湖情结”。今年,他还捐资200万元成立“县中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力家乡教育发展。陈昌龙说,在上海创业,心中唯一牵挂的就是家乡。这么多年过去了,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环境变得越来越美。感恩家乡、投资家乡、回报家乡,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让上海人品尝建湖特色农产品,也是接轨上海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县各类农副产品“进驻”上海,与上海光明米业共建10万亩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在上海设立名特优农产品专柜1个,建成上海外延农产品供应基地1个。
服务“接轨” 打造“建沪”平台
6月3日,我县在上海召开在湖投资上海企业家座谈会,20名上海企业家就在湖投资企业运行情况展开交流,并对建湖营商环境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我县相关部门就打造优质服务、做好“店小二”交流发言。通过真诚沟通交流,增进建沪合作情谊,促进共同发展。
顶层重视,保障有力。我县成立接轨上海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建湖县接轨上海实施方案》和2019年接轨上海重点工作计划,列出今年接轨上海目标清单,重抓产业项目,重抓园区共建,重抓基地建设,重抓公共服务,通过全方位的对接,实现“接轨上海”质的突破。
重点推进,平台得力。以“一区三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加强共建园区建设,深化与上海嘉定工业区合作,嘉定工业区5人团队专职常驻建湖,共建园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1亿元,入驻上海企业51个,总投资156.5亿元。加强与上海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对接,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多家高校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促成重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13项。
互动交流,民生给力。近年来,我县与上海在文化、卫生、教育等民生服务等方面互动频繁,结出累累硕果。“中国淮剧之乡”“中国杂技之乡”魅力绽放,《白蛇传》《卖油郎》等淮剧曲目参加上海淮剧艺术展演,省杂技团精心编排的《猴 ·西游记》《国风——跟头武术》等节目走进上海大舞台。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湖百姓在家门口预约专家门诊,今年是上海医卫团队第六次到建湖义诊。深化教育交流,主动与上海优质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重点推进与浦东模范中学、佳禾小学等学校友好合作,共享上海优质教育资源。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