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今年,我们将新建排灌站5座、圩口闸5座、机耕桥及箱涵24座、田间涵洞70座以及3米混凝土机耕路11.99公里。”日前,笔者在建阳镇长建居委会项目现场采访时,该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各项要求,全力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据悉,截至2018年底,我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84.68万亩,在全县基本农田面积占比达86.02%,位列全市第一。
大力提升项目实施组织化程度。我县专门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作指挥部,负责项目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县农业农村局集全局之力,优化组合人员力量,分组开展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会议,部署任务、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纳入全县“十三五”规划和年度重点工程。
全面抬升工程建设标准化水平。坚持质量、进度、安全、形象一起抓,强化工程质量监理和第三方检测,严把项目建设开工关、材料关、工序关、进度关、质量关,坚持工程施工定点放线制,扎实抓好关键工序和工程验收。为提升项目建设标准化水平,我县结合实际,进一步抬高项目规划设计标准,对机耕桥一律按公路二级标准设计,道路宽度要求达到3~3.5米,并留足路肩。
上下联动推进工期管理节点化。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县镇村三级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全力配合、统筹协调,动员项目区广大干群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共同做好整县推进各项工作。在完成年度项目招投标、中标单位进场时,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各有关镇(街道、区)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对照工期要求,排出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确保进度快、质量高、形象好。
建立健全精细管理规范化机制。积极创新工程管理机制,健全完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突出抓好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管和项目监理及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严格项目公示制、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及第三方检测制、工程竣工及财务审计制、项目竣工验收制,以及质量、进度、安全督查制管理。严格执行县级报账等各项财务制度,强化财政、审计监督,严格资金管理,规范使用程序。为强化项目动态管理,我县在强化现场指导管理的同时,建立微信平台,及时上传项目建设情况,发布通知和工作要求,实行全天候监控。强化工程管护,工程建成后及时移交,纳入全县农村环境长效管护范围,确保发挥长久效益。
突出规划建设亮点示范化引路。坚持将项目区与县镇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发展“区中园”模式,为城东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园区,以及庆丰、建阳、近湖、高作等镇(街道)农业园区,配套建设泵、闸、路、桥、涵、渠等,并积极探索实施农情测报站、智能一体化泵站,强化示范引导作用。
“下一阶段,我们将抬高规划设计,强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建设投入和标准,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如是说。
陶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