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编者按:在经济技术园区开展清理“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低效厂房“三项清理”工作,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项清理”工作,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出台清理方案,会办解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宣传各地、相关部门推进“三项清理”具体做法,本报从今日起,开设“‘三项清理’在行动”专栏。敬请关注。
近年来,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深入开展“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低效厂房专项清理工作,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去年,全县累计盘活闲置厂房23万平方米、入驻项目62个,新开工超亿元项目中有70%利用闲置资产,在全省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综合评分列苏北第三位。
强化组织推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三项清理”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听取清理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清理工作重点任务。研究出台“三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清理范围、清理重点,完善扶持政策、激励措施,落实清理责任、节点计划。成立以常务副县长、分管工业副县长为召集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在工信局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连续召开联席会议6次,协调解决清理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联席办公室定期召开例会,汇报交流进展情况,加强督查通报和典型宣传。
精准摸排认定。落实县工信、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商务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3个核查小组,督查指导相关镇区开展拉网式排查摸底,逐企核实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生产设备、亩均产出、安全环保手续及资产负债率等情况,按类型登记造册,形成“三项清理”信息库。截至目前,23家“僵尸企业”已盘活1家,对外租赁3家,资产转让6家,正在项目洽谈7家。19宗闲置土地已有1宗46亩建成使用,9宗正在处置,3宗已开工建设。44家低效厂房已盘活17家16.2万平米,拟租售合作并正在洽谈22家,正在追加投资5家。
细化清理任务。在重点抓好列市30个重点清理项目的同时,把清理工作向镇级工业园区延伸、向亩均税收不达标企业拓展,要求两区分别清理“僵尸企业”、闲置土地、低效厂房3家、2家、5家,其他镇分别清理2家、1家、3家,每个镇区清理亩均税收不达标企业不少于10家,明确每家企业清理计划和时间节点。对列入计划的清理项目,要求不变、标准不降、时间不减,层层传递压力,做到任务上头、责任上肩、工作上心,推动“三项清理”工作纵深开展,确保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清理任务。
抓实清理重点。责任落实到位,对列入市清理计划的30个重点项目,分别由县四套班子领导牵头负责,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挂钩联系,相关镇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落实,抽调专门力量专抓,确保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个节点、一抓到底”。清理措施到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拟处置计划逐企过堂,逐企明确清理计划;联席会议定期听取清理情况汇报,会办落实有关矛盾和问题。
王志光 朱琳 夏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