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白果,1919年出生,原名邓延熙,字康民,山东省聊城县人。
抗战爆发后,他从省立第一师范回到聊城,参加地方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月,白果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聊城旅外大中学生战地服务团。1938年春,白果参加中共鲁西北特委组织和领导的青年记者团,经常为特委机关报《抗战日报》撰稿,并在范筑先将军领导的山东第六行政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民运科工作。不久,白果当选为聊城青年抗日报国团团长。同年8月,经鲁西北特委批准,他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白果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推选出席党中央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大会,见到了毛主席。于1939年3月,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东北干部训练班”学习,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于年底学习结束。
1940年春,白果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政治部工作。同年秋,随黄克诚率领的五纵队一支队挺进盐阜,来到盐城。在盐城期间,先后任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三师七旅二十一团三营教导员等职。1941年3月,白果调任盐城县十四区民运队长兼区委书记。白果来到十四区后,首先从调查研究入手,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工作。他还和其他区委,多次深入承平、联权、信义等乡,发现和培养贫雇农积极分子入党。不久各乡党支部陆续建立。与此同时,十四区区队、农救会、参议会等组织也相继诞生。
白果作风勇敢,身先士卒。1941年初夏,占据上冈、石桥头、草堰口的日伪军经常下乡扫荡、抢粮,破坏夏收夏种。一天,三师二十团三营准备进攻上冈敌人据点,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为了保证这次战斗成功,白果主动承担去上冈侦察敌情的任务。由于白果侦察的情况准确,所以这次战斗很顺利、很成功,一名日军班长被击毙,迫使敌人不敢轻易外出窜犯。1941年6月10日傍晚,白果还亲自率领区队绕道潜入上冈,把汉奸章万和、查保全逮捕法办,为民除害。
白果关心同志,平易近人。他在三师二十一团三营工作期间,经常和部队一起出发。每到一处,他亲自为战士安排食宿,嘘寒问暖。有时战士病了,他还自己动手为战士做病号饭,并一直送到床前。战士衣服破了他帮着补,鞋子脏了抽空刷。来到十四区工作后,白果把在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一直延续着。他每到一处,都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下乡工作,和群众一起吃糠噎菜,从来不开小灶。他还利用工作之余,帮助群众挑草、拎水,农忙时,还和群众一起下田割麦,栽秧。群众夸赞他是“庄户人的好领导”。
1941年8月22日,驻上冈、草堰口、石桥头等地的日伪军,向十四区的西吉庄、尖墩一带(今建湖县冈西镇东、西吉庄一带)发动疯狂扫荡。一只只汽艇封锁了主要河道,陆上的敌人分成几路包剿过来。不一会,战斗打响了,持续2个多小时后,终因敌众我寡,我方伤亡较大。就在这关键时刻,白果果断命令我方赶快突围。当部队和区委机关撤到尖墩五叉口时,敌人又潮水般地追赶过来。这时,白果和区长李甲一面迎战敌人,一面继续指挥突围。最后,他二人为了逃出虎口,不得不泅水过河。白果因生于旱区,不会游水,骑牛渡河,河宽流急,牛身下沉,不幸溺水牺牲,时年仅22岁。
县委党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