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县民政局的优抚安置、救灾、老龄、医疗救助等职能被划转,部分人员被转隶。在职能划转、人员减少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县民政局根据县委部署要求,审时度势,找准定位,迅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服务上。当前,系统上下立足当前、振奋精神,创新举措、紧张快干,全力推动改革之年民政各项工作再创新业绩、再上新水平。
聚焦精准扶贫,织密温情救助网络。为确保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该局今年将在健全完善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的同时,精准落实低保标准2倍以内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中重残、大病对象“单人保”政策,将因病、因灾、因祸、因学、因残等原因导致家庭收不抵支、家庭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重大支出托底救助。该局还将建立和完善“急诊救助”机制和主动发现机制,加大力度推进温情救助。对遭遇急难的困难群众,先通过临时救助予以帮扶,再根据致困原因转入专项救助,仍然困难的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困难群众能及时得到救助。
聚焦社会治理,助力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新出台的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等文件精神,该局通过新建、改扩建办法,全力推进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年内确保8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创建达标。同时,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督促镇(街道、区)严把社区事务准入第一道关口,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走”制度,帮助社区减负增效,努力实现社区服务职能的根本性转变。针对社区组织登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该局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年检、信用信息管理,负责人任前公示和资金分配使用监督制度,推动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取缔非法社会组织。指导社会组织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培育、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社会治理,开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扶贫济困、扶老助孤志愿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聚焦民生保障,推进社会福利建设。该局在“放管服”改革中,将养老与孤困儿童保护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在养老服务中的引领和推进作用。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运用“互联网+”“市场+”手段,引进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同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门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年内全县14家敬老院全部向社会开放养老,力争入住社会老人3000人以上。该局还引入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参与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组织实施县级儿童关爱保护中心建设,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行动,争取通过实施“明天计划”,实现全县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全覆盖。
杨守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