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3月4日,县召开九龙口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研讨会。县委书记陈平主持并讲话。县领导祁从峰、唐坤、何春明参加会议。
近年来,九龙口旅游度假区坚持以“原生态、慢生活、深体验”为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项目建设,先后完成房屋征收、企业收储、生态恢复等前期工作。同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九龙大道、迎宾大道、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无线监控、湿地体验区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去年成功建成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
在听取同济大学关于九龙口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淮剧小镇规划编制汇报后,陈平要求,一要围绕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修改完善九龙口度假区整体发展规划。要立足全县发展大格局编制九龙口规划,把九龙口度假区作为全县“一体两翼”发展大格局中“一翼”的定位来编制,统筹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现有规划,融合各类规划特点要求,多规合一编制九龙口总体规划。二要严格景区规划范围。要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范围要求,在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范围的基础上,以景区为核心,拓展融合周边镇区,进行规划研究。三要突出景区定位。要以九龙口湿地资源为依托,把九龙戏珠这一自然风貌作为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体现出建湖独有的特性,努力打造成中国最具特色的湖荡湿地旅游目的地。四要在发展空间上科学布局。要统筹考虑景区景点布局、基础设施规模、服务节点摆布、产业发展规划、游客容量分析、影响辐射能力等因素,提高配套服务水平,真正让游客慢下来、停下来、住下来。五要建设好对外对内交通网。要统筹考虑水、路、空立体游览路网,水上路线要规划九龙口与大纵湖、马家荡等周边湿地景区的芦荡河道通达路径,路上路线要结合盐徐和阜兴泰高速、S331、建湖高铁站等因素,空中路线要规划周边机场到景区的路线。与此同时,加强景区与各镇区的交通联系,完善道路建设,形成多层次、循环互通的观光路网。六要加强景区与外围关系的研究。要积极研究景区与周围镇区及县城在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关系,加强景区与县城的功能互补,以县城为支撑促进景区发展,以景区发展推动县域经济提升。七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要素植入。要以湿地体验为核心,结合九龙口“龙”文化、淮杂文化、里下河湿地渔耕文化等,多元素融合,彰显湿地独特景致。加强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打造特色餐饮一条街,不断丰富景区旅游业态。
王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