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① “塘河讲坛”报告会
② 双湖公园
③ 九龙口旅游度假区
④ 庆丰镇董徐村集中居住点
⑤ 建湖高新区
⑥ 建湖通用机场
⑦ 开发区同一乡镇布局试点项目
⑧ 居民吃上长江水
⑨ 建湖高铁站概念图
⑩ 蜻蜓未来农业工厂
1.全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8年,全县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十四届四次、五次全会部署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实施“四大战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3月12日至5月12日,省委第八巡视组对我县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政治巡视,我县政治生态、信访稳定等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坚持“边巡边改、即知即改”的做法得到巡视组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省委巡视组反馈51个问题,已整改到位42个,完成率82.4%;制定140条整改措施,已整改到位128条,完成率91.4%,整改到位率在全省同期接受巡视的县(市)中位居前列。
2.我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近年来,我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扎实推进工业轻量化、农业生态化、旅游特色化,全力打造生态经济核心区,倾力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净土工程,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全覆盖。我县PM2.5浓度值全市最好,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10名,PM2.5浓度指标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全市唯一双达标县份, 省考断面水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县通过省专家组验收。2018年12月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全市首家。
3.九龙口湿地正式建成国家湿地公园
近年来,九龙口坚持以“原生态、慢生活、深体验”为发展定位,全面开展九龙口湖荡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积极实施各类湿地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建设游客中心、游客集散广场、生态停车场、生态旅行道路以及湿地宣传、展示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提升湿地宣教、科研监测、配套服务等功能,全力打造具有里下河水乡特色和区域示范性的国家湿地公园,完成湿地修复4000亩。2018年,九龙口景区获批全市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4.我县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村庄改造试点工作
我县将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作为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以系统性思维统筹谋划,制定村庄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自然村庄改造试点工作,改造一般村庄83个,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5252户,复垦宅基地2776亩,11个新建集中居住点房屋主体全部封顶,将在全市率先完成“一镇十村”示范建设。我县实施村庄改造试点的做法被评为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工作典型案例。
5.建湖高新区升格为省级高新区
建湖高新区以“集约、集聚、集群”为发展导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新能源、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全区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36个、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2018年9月,建湖高新区被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建湖通用机场成为“十三五”全省首家获批A1跑道型许可证的通用机场
近年来,我县把通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项目招引,先后落户通航产业项目10多个。龙头项目通用机场被列为全省10个国家(区域)级通用机场和8个产业支撑型通用机场之一,2018年6月获得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颁发运营许可证,成为“十三五”全省首家获批A1跑道型许可证的通用机场。目前已入驻央企中国飞龙通航公司、民企青岛龙运通航公司2家公司,共有航空器19架、飞行学员37人正常开展培训。
7.建湖被表彰为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近年来,我县通过城乡增减挂钩、退宅还耕、美丽乡村建设、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措施,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有效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注重顶层制度设计,强化对招引企业投资强度和产出考核;坚持高起点规划,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净增耕地8137亩;严格项目联合预审,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盘活利用闲置土地35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县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综合评分在全省排名第16位、苏北排名第3位,2018年6月被表彰为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8.盐城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建湖支线顺利通水
盐城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总投资62.03亿元,总受益人口近500万人。建湖支线工程途经恒济、颜单、高新区3个镇区,全长15.4公里,输水能力达12.5万吨/天。工程自2017年2月启动实施,2018年 8月31日正式建成通水。经检测,建湖支线整个管道工程质量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出厂水水质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80万建湖人民在全市各县(市)率先喝上优质长江水。
9.建湖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启动建设
建湖高铁综合客运枢纽是徐宿淮盐铁路线上重要的立体组合式交通枢纽,总投资6.37亿元,合理整合高铁、长途客运、县乡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和社会车辆等多种客运模式,总体形成“一站(建湖高铁站)、一路(站前路)、三区(站前广场区、停车及配套设施区、商业预留区)”的空间结构。项目立项以来,我县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扎实做好清障、拆迁、手续报批、规划设计、PPP项目招标等工作。该工程是我县公共基础设施领域首次尝试采用PPP项目模式运作,于2018年11月9日开工建设,2019年底与徐宿淮盐高铁同步建成运营后,将成为建湖城北地标性建筑和城市新名片,使建湖成功跻身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开启全新的高铁时代,进一步拓展新空间、创塑新优势。
10.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位居全市前列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十大重点工程”,新增设施农(渔)业3.6万亩、稻(藕)田综合种养5.3万亩、土地流转8.3万亩、高标准农田13万亩。“建湖大米”获评江苏大米十大区域品牌,九龙口大闸蟹、建湖三伏酱油分别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县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量均居全市第一,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41.1%,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