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建设宜居家园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18-12-20

​日前,记者在九龙口镇梅苏村居民集中区建设工地看到,工人正加班加点,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据了解,该镇对梅苏村集中居住区进行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目前施工单位正抓紧施工,年内将完成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可安置121户居民。

我县农村住房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低矮老旧,村庄布局较为分散。从2013年开始,我县先后组织实施了“三进一调”、万顷良田、同一村庄整治、康居工程建设等专项行动,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形态面貌得到持续改观。

今年以来,我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强化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在继续抓好农村危旧房拆除改造的基础上,重点开展自然村庄改造试点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按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提升群众的住房条件、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和文明程度,努力让农民群众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坚持政策引导与群众自愿有机结合,把握关键环节,系统谋划推进。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县开展村庄改造试点工作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放弃宅基地选择货币化结算的农户、进城进镇选购限价安置房的农户、到集中居住点新建住房的农户实行差别化的补偿安置政策措施,对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实行托底安置,体现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对实施改造的村庄,通过登门到户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座谈、全体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充分了解群众意愿、征求群众意见,在得到大多数群众认可支持后方可实施。对少数不愿拆除房屋的农户,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决杜绝强拆行为,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截至目前,全县已拆除房屋5532户,复垦土地2655亩,新建11个集中居住点主体即将封顶。

坚持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农村现代化重抓“集中居住”,高标准规划11个村庄改造集中居住点,精心设计建筑形态、户型结构,全面配套水电道路绿化、垃圾污水处理、基本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农业现代化重抓“产业兴旺”,选择的试点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把推进土地流转和股份合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抓手,既解决了很多选择货币化结算、进城进镇农户承包田块个人无法耕种但又不好处置的顾虑;也通过保底分红、利润二次分配等形式,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得增值收益;更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壮大了试点村特色产业规模。

坚持市场化运作和行政化推动同向发力,积极作为、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开展村庄改造试点、推进农民集中居住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县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制定方案时,确定“不增加财政负担、镇村债务”和“可复制可持续”的原则,通过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文章提供资金保障。加大行政化推动力度,对各镇下达村庄改造宅基地复垦新增耕地指标,按照新增耕地面积给予镇村相应奖补,镇主要用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拆除复垦等,村主要用于化解村级债务和兴办公益事业,进一步推动镇村持续发展。

吴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