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公益慈善 爱心温暖一座城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18-12-05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积德扬善、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践行公益良好风尚,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本报从今天起推出“汇聚爱心力量·共建幸福建湖”公益慈善宣传专栏,集中展示全县公益慈善活动成果和先进典型,敬请关注。

厚德包容、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彰显建湖人的文明风尚。

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县委高度重视,政府强势推动,社会全员参与,绘就了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精彩画卷。

一支力量   释放公益慈善优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公益慈善事业作为民生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求各机关团组织、各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同时,出台一系列举措,鼓励和扶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较好地聚合了全县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新优势。

今年7月初,建阳镇党委、政府专门召开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推进会议,党委书记、政府镇长亲自部署,明确目标任务。上冈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全镇各村宣传动员,经过广泛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次性募集慈善资金100多万元。恒济、庆丰、颜单等镇主要领导精心谋划慈善工作,加强镇村两级慈善组织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捐赠,为精准扶贫同向发力。

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发挥宣传职能作用,培塑公益慈善典型,组织建湖好人评选,指导各镇(街道、区)、县直各机关单位开办道德讲堂,每月“我推荐、我评议”建湖好人,县每年举办“感动建湖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县文明办关爱未成年人“牵手·圆梦”志愿服务行动开展四年多来,帮扶了300多名处于困境中的未成年人完成学业,帮扶资金累计320余万元。县公安局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褒扬为守护建湖一方平安而作出奉献的各类典型人物。县总工会通过创办安康驿站、爱心母婴室和开展夏日“三送”“七夕相亲”等公益活动,为一线职工送上“娘家人”关爱。团县委精心组织600多名青年开展“助力公益·为爱健走”“希望有约·快乐成长”“留守不孤单·欢乐周末行”等公益活动。县妇联专门成立春蕾助学基金,十年来为342名孤贫儿童募集助学资金292.8万元,同时实施“爱心储蓄罐·传承好家风”公益项目,为百名留守儿童募集安康关爱资金3.6万余元。县红十字会致力于打造“博爱助困”“博爱助医”“博爱助学”等博爱救助品牌,开展敬老爱老、关爱失独家庭活动,每年使千余身陷困境的人们得到了博爱资助。

一批典型   竖起公益慈善标杆

“森达发展,个人成长,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我们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反哺社会、回报社会,只是尽了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在森达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朱相桂深情地讲述着森达投身公益慈善的一串串感人事迹:投入上千万元,新建森达实验小学;投入数百万元,为全村百姓交社保;联手12家企业,设立儿童白血病基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重大疾病救助、麻风病人救助、突发灾难救助、困难学生救助……森达40年投入公益慈善的资金已达6000多万元。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走得并非容易,是县镇党委、政府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关心和支持,是建湖这方水土滋润着我们,是建湖的干部群众在默默地支持着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社会作点贡献……”吴启春,江苏鸿达阀门公司董事长,十年来积极投身红十字事业,尊老、助学、扶孤、助贫,投入公益慈善的资金已达2000多万元。

王金叶,江苏登达建筑集团公司董事长。当看到本村百姓至今仍靠刨二亩三分地为生,找不到脱贫致富的路子时,便流转了全村的土地,领办高效农业,让村里的群众既得到土地流转的收入,又能在新建的登达生态园设施农业项目上挣工资。他出资帮助村里筑路、建桥、修缮校园,还拿出400万元助学资金,让困境的孩子完成学业。

王生芝、滕本登、李贤余、张德林、孙环江……一批公益慈善典型是建湖人的骄傲,他们的善举必将永载建湖公益事业发展的史册。

一串故事   讲出公益慈善精彩

在水乡建湖,曹翠花的名字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上世纪70年代,一个普普通通的街道妇女,以她特有的方式,表达对身边老人和人民子弟兵的尊敬和厚爱。她白天在工厂上班,夜晚在煤油灯下千针万线纳鞋底,坚持40年,做出了3900多双布鞋……国内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她的事迹,她亦因此被评为“中国好人”“拥军模范”。

2017年7月的一天,一位看上去60多岁、衣着朴素的花甲老人,手捧1000元现金,执意要捐给县慈善总会,经办人员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就叫我“工人老大哥”吧。20多年来,这位“工人老大哥”用相同的名字,先后通过邮局向灾区捐了不知多少次款。他说:“我退休了,一个月拿2000多元退休金,子女们不要我钱,钱用不了,就帮助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吧!”

……

西塘河的水静静流淌,崇善向善的建湖人,必将把公益慈善的花蕾,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杨守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