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新闻详情

目前疫情形势下自我保护知识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2-12-28

问:佩戴什么类型口罩符合防疫要求?

答:选择口罩时请注意查看口罩的编码,标识以下五种编码的口罩,才能真正能达到防疫要求: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2016);儿童口罩(GB/T 38880-2020)。

问:哪些场景必须佩戴口罩?

答:当进入公共场所,不论是小区、单位、商场、超市、会场、展馆、电影院、酒店等等,都要佩戴口罩。在乘坐飞机、火车、轮船、长途汽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在乘坐电梯、进入地下车库等密闭环境时,要规范佩戴口罩。即使电梯里没有同乘者,也应佩戴口罩。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出门遛弯,到超市买菜,拿快递,都需注意戴好口罩。

问:上班期间,如何做好防护?

答:首先建议市民朋友们不要带病上班,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等可疑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就医。乘电梯时注意减少与电梯直接接触,按电梯按键时,建议用纸巾等物品间隔触摸电梯按键,避免手部直接接触,用完的纸巾及时丢弃于指定垃圾桶内;低楼层的人建议走楼梯,不要触摸楼梯扶手;即使独自一人搭乘电梯,也要戴好口罩;搭乘电梯如遇人多时可等待下一趟,错峰搭乘。办公室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提高空气洁净度。建议最好每天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办公室里常用的公共办公用品,可以用消毒湿巾擦拭或用75%酒精消毒液喷洒。使用公共物品后,记得及时用流动水洗手。办公期间减少在大厅、走廊、茶水间等公共区域逗留时间。尽量少开会、开短会,多选择线上会议形式。必须进行线下会议的,参会人员要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在办公楼使用卫生间时,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在卫生间也要佩戴口罩,尽量不要摘下口罩补妆、吸烟。触摸卫生间门锁、门把手、按钮等公共物品后,及时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洗双手。

问:乘坐公共交通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答:出现发热、咽痛、干咳等症状的人员,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理安排时间和路径,尽量避开乘车高峰,有序上下,不拥挤。全程规范佩戴口罩,确保同时遮盖口鼻和下巴并压实鼻夹,打喷嚏、咳嗽时不要摘下口罩。减少与他人交谈,不喝水、不进食,尽量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少接触座位、扶手、车门、扶杆等公共设施;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到达目的地后及时洗手。

问:老年人应该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答: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老年人应养成出门戴口罩、少聚集、回家勤洗手的好习惯,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老年人应该按时、规范服用药物,监测好血压、血糖、心率等,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心理健康不可忽视。子女们要多关心老人,及时疏导老年人的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当出现身体不适、情绪低落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问:孕产妇该如何做好防护?

答: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尽量调整好身体状态再怀孕。孕产妇需注意防护,做到以下关键点:出门、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到医院就诊时戴N95口罩,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居家或在办公室时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出回来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