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新闻详情

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2-02-24

评论员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继续保持慎终如始的心态,思想松一寸,行动就会松一尺。在“狡猾”的新冠病毒面前,任何侥幸和敷衍,就如同千里大堤上的蚁穴,一时不慎,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常态化疫情防控“贵在日常”,要始终紧绷防控弦,着眼常态,注重长效,常抓常管,一抓到底,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切实“抓在日常”,高位推进,精心谋划。通过科学统筹调度,绷紧责任链条,把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落细落实。要在预判、宣传、管控、成效等环节下好先手棋,切实提高防风险意识,善于及时发现问题,进而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相关举措,补短板、堵漏洞,全力切断病毒传播渠道,严防可能出现的感染风险。要突出正面引导,切实把宣传触角延伸到基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

切实“做在日常”,注重实践,从我做起。每个人都是关键环节,都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实践证明,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科学社交距离,都是有效的防控手段。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自觉落实各项防控要求,既是责任也是义务。只有齐心协力,将之前的好举措融入日常,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才会进一步巩固,进而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线。

切实“管在日常”,着眼长效,建章立制。“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制度化推进,才能更具规范化、长效化,任何一个环节制度不完善或是执行不到位,都会影响疫情防控大局。因此,要着眼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工作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使之上升为制度,补齐公共卫生的“制度短板”。同时,强化全社会制度意识,引导每一个人自觉遵守制度,决不能“搞变通、打折扣”,更不能“搞特殊、耍特权”。

“贵在日常”,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常态化疫情防控,容不得丝毫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我们必须恪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全面弘扬“严细深实快”的作风,把功夫用在平时,真正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