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图为县融媒体中心“探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新闻采访团整装待发。周玉玲 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党史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和精神力量。”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丰富了我们的党史知识,又提高了我们党员的党性修养。今后,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3月26日下午,县供电公司在党员活动室举办党史学习教育分享会,3名党员代表和2名入党积极分子分享他们学习党史的感悟。这是我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我县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把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转化为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开启建湖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过硬成果,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宣传强起来,舆论引导有力量
3月29日上午,我县“探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全媒体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启动,16名骨干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挖掘水乡红色文化,讲好建湖党史故事。
“建湖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革命遗址众多,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说,我们开展“探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主题采访活动,以全媒体的形式,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在建湖大地上的奋斗历程,教育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砥励向前。
我县将党史宣传放在主题学习活动的突出位置,强化媒体宣传,充分发挥“报、台、网、微、端”全媒体作用,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诵红色经典,传百年芳华”“建湖党史故事100讲”等栏目,在全社会营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社会宣传,利用户外电子屏、宣传橱窗、学习园地、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火热的改革发展实践,汇聚起建湖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载体活起来,党员干部受教育
连日来,上冈镇草堰口社区大唐村,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干部一批接着一批。大唐村承载着建湖厚重的红色历史,是盐阜第一个党小组的诞生地,无数的热血男儿、仁人志士从大唐庄这片土地走出去。
今年78岁的大唐村原党总支书记唐于正老人,是村里的一名讲解员,常年义务宣讲建湖党史知识。
“红色基因标注着信仰和方向,连接着过去和未来。”唐于正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将充分利用好盐阜地区第一个党小组旧址,让过去的历史成为今天的课堂,把老一辈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一代代传承下去。
据悉,今年以来,大唐村已接待60多批次党员干部前来学习教育,受教育党员3000余人。
我县注重上好党史学习教育第一课。3月17日,县委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开展一场主题为“学宋公为人民”的现场学习会,把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课直接设在红色教育基地,在“宋公碑”前悟初心、话初心,践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铮铮誓言、信仰承诺。
创新方式方法,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举行党史学习教育报告会,组织党史知识竞赛,举办党史学习分享会,开展主题演讲……不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深走实。
服务实起来,人民群众得实惠
春分时节,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在近湖创新种植家庭农场一块块绿油油的田地里,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收春种的美丽图景。
“今年小麦长势如何?”“生产资金有困难?”“这是我们新推出的‘福农通’‘家庭农场贷’金融产品,贷款利率低、办理快捷,有困难找我们。”
“有了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我的家庭农场质效双升,对今后发展更有信心了。”创新种植家庭农场主徐正青指出长势喜人的麦田,高兴地说。
据统计,今年,建湖农商银行加大支农力度,优化金融服务,着力解决涉农企业春耕备耕资金难题,想方设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3月末,已授信种植户1860户、2.8亿元,家庭农场197户、6000万元。
像建湖农商银行一样,县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园区企业、项目一线、重点工程,现场协调矛盾难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县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农房改善、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