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资料名片:钟庄街道位于建湖县城北部。2010年,撤销钟庄镇,并入建湖经济开发区。2014年,设立钟庄街道办事处。该街道行政区域面积86.21平方公里,人口5.86万人,下辖2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钟庄街道北边的梁垛港畔,青松翠柏环绕着一块高地,那里矗立着一座丰碑——陆庄革命烈士纪念塔。钟庄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说:“纪念塔及其附属场地占地约2000平方米,塔基呈方形,塔身高7.2米,正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该纪念塔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建湖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
1944年农历五月初五,建阳县(建湖县前身)二区区委、区署因对敌斗争需要,从北郑庄秘密转移到陆庄。同一天,盐阜独立团二营四连3个排的指战员在苏家嘴一线配合兄弟部队作战取胜后,奉命向上冈转移,途径陆庄时,天色已晚,便决定在陆庄宿营。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迂回行军,大家都已十分疲倦,在农民家打好地铺,一个个就躺下睡了。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支部队在第二天凌晨遭到湖垛敌据点日伪军的袭击。在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中,盐阜独立团二营四连有39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牺牲1名区队战士和1名群众。此次战斗保证了二区区委、区署的安全转移,粉碎了敌人妄图搞垮二区民主政权的罪恶阴谋。“每年清明节期间,都有不少机关、学校、团体和人民群众前去瞻仰,寄托对先烈们的哀思。通过对烈士的祭奠,勉励大家踏着烈士的足迹继续前进,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钟庄街道退休教师陆正国说。
在钟庄街道,还有一所中学,在战争年代,始终坚持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培养了大批革命者,成为苏北老区一座文化教育堡垒和培养干部的红色摇篮。
被誉为“盐阜抗日第一校”的海南中学,原系清末举人孙大鹏(字海南)于1925年在其家乡钟庄创办的私立中学。上世纪30年代初,因水灾停办。抗日战争爆发后,盐城遭敌机轰炸,城内不少学校迁至西北乡,孙氏后裔即在此时聘请来钟庄避难的教员为海中复校上课。学校初设两个班,共有学生六十多人。由于校长、教师教学认真,学生勤奋自励,教学质量优良。建校后,海中师生紧密配合中心工作,积极参加抗日锄奸、土地改革、征收公粮、慰问军队、护理伤员、封河打坝和动员参军等社会活动。在敌情紧张时,海中成立武装队,师生们日夜站岗放哨,保卫学校。有一次,敌人窜到海中教学点张墩一带“扫荡”,部队同志率领学校武装队,抓了好几个敌兵,受到县委的嘉奖。在反“扫荡”斗争中,海中师生在部队同志带领下,经常摸黑到串场河敌封锁线上,挖公路、毁桥梁、切断电线,有力地配合地方武装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近年来,钟庄街道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积极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红色资源的利用,投入资金编制红色文物维修保护规划,修缮和保护革命旧址,留住红色记忆。“作为基层宣传干部,我们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宣传钟庄、推介钟庄,为钟庄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钟庄街道宣传干事张晓磊说。
感言:
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
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钟庄街道党工委书记 王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将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红色阵地保护和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勇于干事创业,恪守清廉底线,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