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促进经济生态富民协调融合
建湖日报
2018-07-24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良好生态作为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以规划为引领,以核心区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突出系统谋划、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创新机制四项工作,全力推进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
坚持系统谋划。我县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苏北发展座谈会和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等会议精神,把省级生态经济试点县建设作为转换发展动能、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契机,将生态经济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进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行动自觉。年初召开的县委全会、县人代会、县“双创”大会等会议,对试点县特别是核心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为全面推进试点县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县领导多次到有关镇区调研督导,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查找解决存在问题,推动试点县工作有序开展。
坚持规划引领。在客观分析建湖生态本底、资源禀赋、功能配套等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全省关于加快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意见的要求,专门委托省工程咨询中心编制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经济的发展定位、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力打造苏北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生态富民增收“三个先行区”,扎实抓好产业、城镇、生态、交通、水系“五个空间布局”,积极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生态、富民协调发展。
坚持项目带动。围绕生态经济核心区发展需要,按照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的思路,重抓一批生态经济项目,努力推动核心区建设取得实效,特别是在项目招引过程中,注重引进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一批环保绿色的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将我县相关项目列入省、市统筹范围,推动试点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在核心区建设上,组织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国土绿化建设、生态保护与治理、生态旅游发展、镇村建设五大行动,结合三年计划编排102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达32.2亿元,努力推动核心区快速发展、形成特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大力争取上级生态补偿、农业发展、绿色产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探索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形成政府、平台、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和多方投入的建设格局。完善组织协调机制,顺应生态经济发展定位和职能变化,强化农业、旅游、环保类机构建设和力量配备,合力推动全县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