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新闻详情

聚焦产业链项目 聚力高质量发展

2019-01-18

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

2019年,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立区、产业兴区”理念,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打造新特产业新高地,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确保在全市重点经济园区考核中前进3位以上,建成4A级园区。

强化项目为王,提升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一是着力打造地标产业。紧扣园区产业定位,聚焦全产业链,突出重点,精准招商。高端装备制造业推进“补链、强链”计划,加快向智能化信息化升级、向中高端攀升;新能源产业加快“建链、扩链”步伐,紧盯行业领军企业,着力招引1~2个龙头企业入园。积极推促登达汽车与大唐高鸿、悦达合作新上远控无桩悬轨充电新能源公交车项目早日落地,确保新能源产业新增开票销售10亿元以上。二是全力突破重大项目。重点推动在手的金山锂科正极材料、台湾油力油压精密控制阀、迪威尔高端石油装备制造等一批超5亿元重大项目和外资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珠三角,深度挖掘资源信息,承接产业转移,确保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项目2个、外资项目3个。三是合力加快项目建设。健全完善机关干部挂钩服务项目责任制,推促在建的英能锂离子动力储能电池、众志达新能源汽车部件、贝肯锂电池负极材料二期、高性能锂电池复合改性隔膜、宏盛散热器制造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确保竣工超亿元工业项目10个以上。

突出亩均效益,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是力促企业转型。充分发挥5D智造谷、先云云计算中心等平台作用,积极引导鸿达、国瑞、海特、博克斯等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典型。深入开展“争星创优”,鼓励支持企业引进战略资本,推进并购重组,重点跟踪服务好登达与大唐高鸿、悦达三方合作重组、天一与康力电梯合作重组项目。二是倒逼企业升级。完善项目落户“三意见一报告”预审制度,建立“亩均效益”评价机制,严格项目准入;鼓励传统产业向空间要地,积极实施“零用地”技改;采取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着力盘活闲置资产,重点对腾飞、飞豹、林泰等停滞项目进行清理,确保盘活闲置土地300亩、低效厂房6万平方米,力争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幅达到20%。三是激励企业创新。用足用活省市县出台的聚力创新激励政策,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确保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实质性产学研合作15家,新增发明专利申报280件,授权发明专利70件,园区所有规上企业发明专利实现全覆盖。

激发创新活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升级版”。一是强化高端平台打造。通航产业园深化与中国飞龙合作,共建飞行营地、科普基地,积极争取与燕舞航空集团合作承办赛事活动,扩大建湖通航影响力;智慧产业园与留学生创业园实行“两园合一”,致力招引有效益、有税收的智能终端类项目,置换“小而散”的电商平台项目。同时,按照区城融合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好生产要素、生活要素的配套,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二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做细做实“金融+”文章,创新投融资模式,扩大高投实体化运营范围,提高经营收益;加快设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吸引重大项目落户;设立市场化人才咨询服务中心,强化企业人才用工保障,确保为企招工引才500人。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抢抓省级高新区获批契机,积极探索“去行政化”改革,加快形成“管理更规范、运转更高效、权责更清晰”的开发建设新格局,以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激发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努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新的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