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新闻详情

颜单镇农民用上无人植保机

2019-04-27

眼下正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4月25日上午,在颜单镇古虹村的一匡小麦田里,一架近2米长的无人植保机,经过配药、装药、安装电池等步聚,在操作手遥控指挥下,在距地面2.5米的空中来回飞翔,将配好的药液均匀地洒向麦田中,3个多小时就完成了200多亩小麦田的农药喷洒农活。这是该镇古虹村农民胡长林使用无人植保机防治自家小麦赤霉病的一个场景。

胡长林承包这匡土地已经8年了。前些年他在耕翻、收割、机插秧、秸秆还田等方面实现了机械化,而喷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一直很苦恼,因为雇人喷药很辛苦,而且人很难找,成本也高。

说起购买无人植保机的想法时,胡长林很是感叹自己的决策。2017年7月,他参加该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培训班,在培训班上看到无人植保机飞防的信息,了解到用无人植保机喷施农药更方便快捷,于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他筹集了6.9万元资金,购买了大成牌无人植保机,成为该镇进行飞防作业的第一个农民,从此告别了笨重的喷雾器和半机械化的防治。

每次植保无人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碧绿广袤的田野上进行植保飞防作业的时候,胡长林总是真切地感知农业科技给他带来的便利。他说,该款无人植保机为电动垂直6旋翼、电脑程序结合手动遥控,可负载8~10公斤的农药,每天能完成350~400亩的作业任务,其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0倍。

胡长林无人植保机除自己承包地使用外,还为邻村4个种田大户3000多亩农田进行病虫害防治。据测算,赤霉病防治期间小麦接近成熟,人工或机械下田防治会践踏小麦,每亩至少损失小麦25公斤,而使用无人植保机就不会践踏庄稼,且节省人力物力,安全高效,同时避免了农药对人体的侵害。

据颜单镇镇长马骁介绍,该镇把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提升以水稻、小麦两大作物为重点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动员和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等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确保全镇年内新增无人植保机2架以上,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绿色跨越。

汤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