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2020年是全面小康建设的决胜之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民政人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只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锐意创新、勇于担当,大胆改革、善作善为,才能不辜负县委殷殷重托和全县80万人民的热切期待。”近日,受访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推进民生高质量发展,县民政局局长沈中顺思路清晰,信心十足。
以温情救助改革为抓手,着力织牢兜底保障网。经过2019年奋力攻坚,全县困难群众已实现如期脱贫。新的一年,作为民生保障的职能部门,重点将放在困难群众真脱贫、防返贫上,继续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大力推进温情救助改革。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主动发现、主动介入机制,重点关注刚刚脱贫的困难群众,对遭遇重大不测、罹患重大疾病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除继续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外,及时启动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慈善补充救助,用人性化救助、人情化关怀点亮困难群众生活;一方面继续实施低保扩面提标工程,严格执行现行低保政策,认真组织对2017年以来退出低保体系但符合现行救助保障的困难群众进行回头看,努力将符合新政策保障的困难群众重新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同时,适时提高兜底保障标准,实行市县同步,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社会保障政策的温暖。
以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着力破解养老服务瓶颈。2020年,将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聚焦关切,聚焦短板,着力在三个方面破解发展瓶颈:一是加快推进县福利中心运营。前期已与浙江绿康集团签约合作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护理院,近期将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抓紧添置必要的护理设备,宣传相关进院护理政策,争取在一季度全面进入实质性运作;二是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出台激励性政策,鼓励乡镇敬老院向社会开放养老,上半年完成两家试点,下半年“全面开花”,争取年内吸纳社会老人300人以上;三是加快推进民资参与养老服务步伐,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全面放开准入门坎,实行“先进入,后许可”,力争年内新举办民办养老机构5家以上;四是加快推进医养融合,主动与卫健部门对接,在各养老机构开设养老门诊,让有资质的乡镇卫生院医生与养老机构签约诊疗服务,同时加大护理型床位补贴,确保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数占比50%以上。
以加快基层服务能力改革为抓手,着力推进“小政府、大服务”。一是厘清权力清单,压减赋权事项。在继续抓好经济发达镇上冈镇乡镇服务能力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其他镇(街道、区)服务能力建设,抓紧完善乡镇服务能力建设方案,按照精减、效能的原则,科学设置乡镇服务机构,推进小微权力下移;二是强化镇村社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行“最多跑一次”,努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全面推进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建立健全村(居)民议(说)事室和“村情发言人”制度,努力打造阳光村务;四是加强镇村干部服务履职能力培训,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镇村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鼓励镇村干部参加各类业务学习,努力锻塑一支敢担当、善作为、能干事、办成事、不出事的基层干部队伍。
以推进殡葬改革为抓手,着力推进社会事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抓住大寒、清明前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农村散葬坟墓专项整治。继续强化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坚决拆除超标墓、固化墓、豪华墓。加大力度整治殡葬服务市场,依法取缔各类棺木店、石材店、寿衣店、封建制品店。理顺殡仪服务车辆运营秩序,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厚养礼葬新风尚,全力净化农村丧葬环境,提升文明丧葬程度。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改革,加强婚姻登记窗口建设,减化婚姻登记流程,推行预约登记,倡导新婚宣誓,增强婚姻登记仪式感。加大未成年人特别是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力量,强化县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镇(街道、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站建设,配齐配强村(居)儿童主任,继续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努力让社会特殊群体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继续推进社会组织登记、设立、年检改革,推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和“不见面年检”,全面清理僵尸组织,取缔非法组织,最大限度地迸发社会组织活力。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动力。我们将按照县委全会精神要求,从头抓起,一着不让,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严格的制度自觉、忘我的工作自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奋力开创全县民政工作的新局面。”沈中顺如是说。
杨守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