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新闻详情

沿河镇: 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奋进前行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19-11-23

资料名片:沿河镇位于县城正南方,相接建宝线,盐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该镇总面积83.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73公顷、水面1066公顷,下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近4万人。

树家桥是沿河镇东南方向的一个大村庄,这里是中共盐城县工委的成立地。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一支英勇抗日的革命武装——树海大队诞生在此地。

1930年前后,国民党蒋介石以其军事和政治手段,结束了全国军阀割据局面,确立了专制独裁统治后,开始疯狂地对付共产党。国民党盐城县党部根据反动方针,制造白色恐怖,大肆逮捕和屠杀中共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到1933年底,中共盐城县委及其基层组织相继被破坏、活动停止,使革命转入低潮。直到1939年10月,中共淮属地委(又称淮海特委、苏皖三地委)派员到境内树家桥庄建立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停止活动5年之久的中共盐城县委恢复成立。工委成立后,联合社会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展抗日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在盐阜大地掀起抗日救亡热潮。

为加强西部荡区对敌斗争需要,1941年2月,盐城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盐城西南行署(同年4月撤销),任命十一区区委书记树海为行署主任。同时要求行署建立起自己的自卫武装组织,以对抗土匪和日伪军的袭扰。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树海同志充分利用家乡树家桥七、八人枪的自卫队,进行有组织、有领导的训练和活动,此后又从宗族中动员一批人参加,队伍扩大到70余人枪。这支队伍被命名为“树海大队”。抗日战争中,在龙冈至西荡、楼王到高作等广阔范围内,与日伪军展开五十余次英勇战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为保护抗日民主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该武装后更名为荡东大队、建阳县总队,并转新四军直属。

烈士英名传千古,浩气长存天地间。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雄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滕天美烈士也是其中一员。据《盐阜革命烈士传》《建湖红色记忆》等文献记载:1895年,革命烈士滕天美出生于沿河镇原富强村一户农民家庭,1941年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阳立县后,他任建阳县八区农救会会长、县农救会委员。1942年秋天,日伪军对八区进行大规模扫荡,滕天美夜以继日奋战在抗日第一线,及时将塘河大队一批武器埋藏好,迅速将地下党组织转移出去。1943年5月17日晚,因汉奸告密,滕天美不幸被捕。在日伪匪面前,他坚贞不屈,临危不惧,于18日晨8时英勇就义。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滕天美烈士,上级政府把他生前所在的义滕乡命名为天美乡,2000年撤乡建镇合村并组后,命名为天美村,沿革至今。

感言:

近年来,沿河镇在打造天美烈士红色阵地的基础上,突出传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豪迈的勇气,共同谱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让烈士的精神践行在“宜业宜居新镇、生态幸福水乡”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践行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滚滚洪流之中。

李可可